2013年10月7日 星期一

泰國-泰北生活體驗心得

        帶著一顆依依不捨的心,我踏上回家的旅程。坐在機艙裡,看著窗戶外的風景,回憶過去十四天的種種,飛機滑過清萊的跑道,隨著鮮明的記憶與感傷排山倒海而來,在飛機離地起飛的那一刻,我,潸然淚下… …。

        泰國人的有禮,從飛機上的空服員到剛認識的朋友,在我用泰文向他們說:「撒哇低咖(你好)」時,他們會雙手合十地回應我的問候,就可真真實實的感受到他們的禮貌,真是個「禮多人不怪」的民族。

        第一週由於床位不足,有五位夥伴加上我一共六人,被安排住進撒母耳之家,與妹妹們一起生活。每天早晚都跟妹妹們有許多的互動,有時跟她們介紹台灣、有時唱國語歌給她們聽、有時聊她們的日常生活,甚至,有時跟她們學泰文。她們都有顆細膩的心,有時候看我們滿身大汗,還會主動問:「老師,妳會熱嗎?」然後就拿起扇子替我們搧風,只是這樣一個小小的動作,卻讓我備感溫馨。

        每天早上,我們六個人都得走一段路去晨曦會參加晨禱,雖然得比其他夥伴早起床,但這更讓我們意識到:「我們是一個團隊!」看到弟兄、姊妹們時,我總是微笑地問候他們,他們也都微笑地回應我,下次見面時,也以笑臉迎人,這就是泰國人的待人之道。
來到人生地不熟的泰北,夥伴們的扶持與當地人們的熱情化解了我的不安:忠智大廚細心的料理每一餐飯、黃哥替我們安排行程、傅姐張羅我們的住宿、羅大哥陪我唱台語歌、小黑教我殺豬砌牆、趙哥教我唱拉胡族的歌《我們要歡喜快樂》、阿存聽我練吉他、鳳珍跟我談心、阿緯不吝分享她的過去、妹妹們主動來聊天、學生們認真地上課…。感謝天賜給我這樣的機會,讓我能夠參加這次的活動而認識他們。

        每天早上都在弟兄們做體操的口令聲「一、二、三、四,二、二、三、四…」中醒來,跟著弟兄們參加晨禱,唱完讚美詩後聽老師講解聖經,由於有中文部與泰文部,所以有兩個人站在講台上進行即時翻譯,翻譯的功力可說是爐火純青,令我敬佩不已。

        吃完早餐之後,等待我們的是一連串的農忙體驗──種菜、砌牆、養豬、殺豬…,這除了讓我們了解「一粥一飯,當思來處不易」之外,更激發我好好把握現在所擁有的一切,珍福惜福,認真唸書。

        下午是自由時間,有時睡午覺、有時備課、有時看書、有時跟弟兄們聊天、有時抱佛腳練吉他(因為星期日要獻詩,而且又是處女秀)…,這段屬於自己,讓自己忙裡偷閒的時間,使我更有精神面對接下來的活動。

        再來由各夥伴輪流帶團康活動,有時是教案分享(氣球、科學實驗)、有時是動腦時間(魔術方塊、童軍繩)、有時是撲克牌(殺手、國王遊戲)、有時是大地遊戲(細胞分裂、巧克力蛋糕加牛奶…),透過這段時間,我們不但更加熟悉彼此,也對彼此所擅長的領域更加了解。

        用完晚餐後,步行前往中文小學,有時碰上大雨來襲,道路泥濘不堪行走,但這群孩子仍然排除千辛萬苦來上課,這種勤學的精神令我感動不已。由於當地的中文小學的班級是根據中文程度編班,所以每個班級裡的孩子年紀不一,在尋找適當的教材上比較不便,但是學生們都十分認真聽課,多先上當地課程(應用華語、數學、英文、尺牘及生活),再搭配一些在台灣準備的教案,像是詩詞欣賞(《水調歌頭》)、畫畫(我的未來職業)、現代歌曲聆賞…等,我知道在這短短十四天裡,我們不可能改變他們什麼,但我希望,至少,我能讓他們知道──「世界是這麼的遼闊,我不要做井底之蛙,我要看到世界是如何運轉」。

       下課後到睡覺前的這段時間,我大多都待在小木屋裡練吉他,因為想在星期天獻詩前學會吉他,好在弟兄面前表演,或是寫日記,把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紀錄下來,讓一天的心情沉澱,也感謝天賜給我們平安的一天,並祈求隔天也能夠順順利利。

       每次的課堂都由本班的三位老師(我、瀅羽和曉音)根據彼此不同的特性上不同的課,我們的教學搭配的天衣無縫,各司其首。同時,各自帶領一排同學的秩序,我這一排的都是活潑好動的小男生,十分喜歡到處走動與同儕互動或是找尋各種藉口跑出教室,所以我得一個個盯著。我知道當我希望別人尊重我時,我也得同等地尊重別人,瀅羽和曉音告訴我:「天呀!大巧,妳用愛的教育嗎?」但是,隨著日子一天天的過去,看著小朋友變得愈來愈乖,我的內心十分感動,我想,小朋友應該有感受到我的善意了吧。

       下課時,小朋友熱情地邀請我加入他們跳繩的行列,尤其是美莉,她帶著我進入小朋友幫,讓我和小朋友們更加熟悉。跳著跳著,一個不小心,我摔了跤、跛了腳。上課時,學生關心我:「老師,會痛嗎?」或是富財會故意叫:「老師、老師!」等到吸引到我的注意時,他就會故意往前跳一步然後屁股著地,假裝很痛的樣子。看他這樣模仿我,令我哭笑不得,不過,我相信他是渴望被喜歡的,他知道我愛他們這群孩子,所以他也常待在我身邊。

       臨別前夕,收到星華的信,上面提到「老師會看著星星想念我們,我們也會看著星星想念老師。」起初,我百思不得其解,後來靈光乍現:這不是跟我們上的《水調歌頭》裡的詞意境相仿嗎?剎時,我感動不已,不僅僅是為了小朋友們如此喜歡一個僅比他們稍長的大姊姊,而且,也為了他們能夠應用在我們的課堂中所學的知識。讀著這封信時,我的眼裡泛著淚光,我知道:一切的辛苦都是值得的!小朋友們在這次的文化衝擊中,的的確確學到了一些東西,或許是具體的知識、或許是互相尊重的禮貌、抑或是來自陌生人的愛與關懷。

       回想起種種事物,想到孩子們天真的笑容、想到孩子們臨別時哭著對我們大喊:「老師再見!」、想到我們即將要離開這個可親的微笑之邦,我的眼淚再也無法控制,順著我的臉龐,流了下來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